专注是一种工匠精神

礼让别人时,你觉得快乐还是觉得烦?

前阵子久违地和妈妈一起去享用下午茶,正当两人一起在美好氛围环境下享受餐点时,顾客纷纷多了起来。

「你不觉得那桌学生很吵吗?」妈妈突然偷偷对我细语。

「还好吧?!人一多聊天本来就会稍微大声点啊。」

「但是来​​到装潢、气氛都这么好的地方,公共场合本来就应该要轻声细语说话,不然不仅浪费了这么好的用餐环境,还造成别人困扰。」

妈妈有点生气,在乎他人的行为反倒让自己失了平静。

「不要管别人就好啦!」我连忙安慰,转移话题,但妈妈说得确实也有点道理。

如何藉由规范获得幸福?

在公众场合聊天说话轻声细语,是件界线不甚明确的道德规范。我们似乎没有测量仪器能订出个标准值,高于标准值的餐厅必须着正式西装,说话轻声细语;低于标准值的餐厅可以着夹脚拖大声谈天、大笑;至于介于中间的就更难了,我们必须依靠从小养成的知识习惯与约定成俗进行判断,伦理道德规范大都如此,这也是道德规范判断困难的地方。

那么,既然人们要在何处、何时、使用何种道德规范都难以有准确标准判断,我们要怎么藉由道德规范获得幸福呢?

事实上,笔者认为道德规范无法使人获得快乐、获得幸福。 「德性」才可以。笔者透过思想实验,审视自己的内心,德行使人拥有幸福的运作方式与道德似乎不太一样。德行不等于道德,德性是比道德更高层次的存在。

博爱座位的问题

前阵子,博爱座纠纷引起网友广大关注,炒得沸沸扬扬。早期不论是公车还是捷运,只要在大众交通工具上看到长辈不让座,似乎就会被人民公审,道德规范不是法律,没有强制性,舆论伤害的只有当事者的内心,也因此或许有许多隐性需求者被长辈们攻击的遍体麟伤。

台湾长期都有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设博爱座。图片为远见资料照

如今借助科技网路之力情况有所改观反转当然是件好事,带给大众不一样的思考,然而年轻人们见到长辈上车到底能否继续坐博爱座的相关议题先暂且不提,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是「礼让德性」与「礼让道德规范」之间的一场博弈。

小时候,父母、老师教导礼让长辈、礼让行动不便者、礼让孕妇、礼让给有需要的人,种种礼让观念从小就在大众的心中扎根,塑造了台湾大众的道德规范(不同国家塑造的大众道德规范可能不同,例如:日本人不太让座,甚至孕妇会认为怀孕是自己的责任,不应造成别人麻烦让坐)。

台湾人心中是否有「礼让德行」呢?

台湾人有让座的「道德规范」,然而,台湾人心中是否有「礼让德行」呢?拥有礼让德行的人,会觉得让座是件快乐、无所谓的事,见到有需要的人便主动积极让坐;另一方面,没有该德行的人,即使主动积极让坐,但因为只是屈就于道德规范,说不定满脸微笑的他心中正干声连连。

从上述案例观之,即使遵守道德规范,对心中没有与之对应德行的人,似乎并不是件快乐的事。 「不要随意大小便」、「不要乱丢垃圾」、「礼让他人」、「公共场合轻声细语」……事实上,我们日常所及的道德规范似乎总和「吃亏」画上等号。为了轻声细语,人们丧失了与朋友大声谈笑的权利;礼让博爱座给需要的人,人们丧失了自己坐着休息的权力。

然而德性和道德不同之处就在此,德性是在内心更为强大的一种力量,拥有德行的人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容易自然而然地做出与道德规范相符的行为举止,而心中并不觉得吃亏,甚至想都没想到会吃亏。

举例,小时候和同学吵架时,老师将两人分开,要求互相原谅对方。这时,有「宽恕德性」的人,或许轻易地就能打从心底言归于好,不再记恨对方。而没有宽恕德性,即使怒不可遏,仍然会在道德规范、老师的压力下原谅对方,说出道歉之语,然而心中还是会不舒服,因为自己在某方面「受到伤害」了,即使那种伤害源于自己,而非他人。他做出了宽恕的行为,但没有宽恕的德性。

帮助别人时,你觉得快乐、无所谓,还是觉得受到了一些损失?别人没注意到?都是我在帮助别人,其他人都不帮我?

德性使人幸福之处,在于它带来一种美好的心灵状态,这种心灵状态,促使我们能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举动,且不会觉得自己受到伤害、吃亏,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觉得幸福快乐。至于要如何养成各种美好的德性,似乎又是另一个问题了,但至少能确定的是,你强求不来。

赞(5)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伦客网 » 礼让别人时,你觉得快乐还是觉得烦?

评论 抢沙发

9 + 3 =